
11月9日闪牛,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兆光携其新书《中国思想史·修订本》做客“涵芬书房”,与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顾青围绕“从古典文献到思想史”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,融合学术理念、治学经验与实践案例,阐释了古典文献训练的核心价值,为读者呈现了一堂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治学课。
《中国思想史·修订本》是葛兆光时隔25年精心修订而成的全新版本。修订过程中,葛兆光对全书进行了大幅度删减文字、改订结构、修订正文、增加补注、规范注释,使得全新修订本体现了作者自初版25年来的治学进展。
对谈伊始,顾青向听众介绍了古典文献专业设立的历史背景与专业特色。葛兆光则解释了本次对谈主题的缘由,他表示,从古典文献到思想史,是他个人学术经历中间的一个部分,但同时《中国思想史》又是在古典文献广泛阅读基础上写出来的,既是人的历程闪牛,也是书的形成过程。
葛兆光指出,古典文献训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如何寻找资料、如何鉴别资料真伪、如何使用资料。如果缺乏古典文献训练,就会有一些问题:混淆史料等级次序,未能分清一手、二手、三手史料的轻重缓急;视野局限于精英经典,忽视反映普通民众知识信仰的资料;难以鉴别史料真伪,更无法从伪史料中挖掘真历史。顾青补充道,版本学与校勘学是文献训练的核心,前者厘清文献源流优劣,后者校正文字讹误,二者共同构成鉴别史料价值的基础。
此外,葛兆光还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讲述了古典文献训练的实践之道。他回忆,在北大读书时借阅线装书,亲手参与木版画的印刷、古籍修复等实践的经历,感慨“古典文献既是知识也是技术”。他强调,文字音韵训诂、版本目录校勘等基础课程非常重要,并提及金开诚、裘锡圭、周祖谟等先生的严苛教导让其受益终身。顾青则从出版视角分享了文献整理成果,并以清华简中关于“马”的文献为例,介绍出土文献如何为思想史研究提供新视角。
(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谭华)
《中国思想史·修订本》
葛兆光 著 商务印书馆闪牛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